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754
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(记者 李京泽 梁晓辉)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。报告指出,中国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,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。
根据报告,中共十八大以来,中国53%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,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,呈现出“整体好转、改善加速”的良好态势,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“零增长”、荒漠化和沙化土地“双缩减”。
报告指出,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力推动下,中国建起以防沙治沙法、森林法、草原法、湿地保护法、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、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为基础的防沙治沙法治体系,13个沙化重点省份出台防沙治沙条例或实施办法。不断加大普法、执法力度,防沙治沙法律制度规定和法律责任得到有效落实。
报告说,中国持续组织实施“三北”防护林体系建设、退耕还林还草、京津风沙源治理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点工程,科学保护沙化土地5.38亿亩,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.18亿亩,“三北”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2.41%提高到13.84%,61%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,黄河流域植被覆盖“绿线”向西移动300公里。近10年北方地区春季严重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。(完) 【编辑:房家梁】 新闻结尾
九.幺免费版上线:如何利用它改变你的生活方式,提升工作效率?的相关文章
6万年一次相遇:紫金山—阿特拉斯彗星划过北疆夜空的相关文章
福厦高铁开通运营一周年:跨越山海 筑梦前行
李强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(总理)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的讲话(全文)
菲律宾7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.5% 创五个月以来新高
中新健康丨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国庆假期健康提示
中新教育丨第九届高校学生课外“核+X”创意大赛总决赛在南华大学举行
男子被巨大神经纤维瘤压弯腰 切除后重达13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