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754
中新网上海12月7日电 (谢梦圆)由中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——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“领航号”6日掘进至第1500环,到达3000米大关。该隧道由沪杭客专公司建设、中铁隧道局施工,项目建成运营后,将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成果。
作为沪渝蓉高铁控制性咽喉工程,崇太长江隧道是目前世界独头掘进距离最长(11.325千米)、盾构直径最大(15.4米)、过江设计时速最高(350公里/小时)、长江水下最深(89米)的高铁隧道工程。隧道全长14.25千米,其中盾构段长13.2千米,由“领航号”盾构机(总长约148米,总重约4000吨)承担主要掘进任务。
自10月20日完成2000米掘进任务后,中铁隧道局技术团队攻克生态环境敏感、地层硬质胶结物、强弱透水地层交替、冲淤变化交替等难题,以平均每日超过21米的速度高效掘进,于6日成功掘进至3000米。
面对诸多挑战,“领航号”盾构机平均月掘进速度达到600米,并创造了单月掘进718米的纪录。据悉,“领航号”盾构机的安全高效掘进得益于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.0技术体系,九大智能建造技术的常态化应用。
中铁隧道局科研团队通过深入钻研攻关,打造了“智能感知、智能设计、智能预制、智能掘进、智能安装、智能构筑、智能环控、智能运输、智能管控”等九大智能建造技术成果,形成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.0技术体系,将智能化理念和技术深度嵌入到崇太长江隧道建造全过程,并在崇太长江隧道项目常态化应用。
中铁隧道局崇太长江隧道项目部项目经理许维青介绍:“之前盾构智能掘进主要是以控制盾构机姿态为主,各系统之间需人工配合,控制效率不高;采用智能掘进新技术后,泥水环流、压力控制等各个系统实现了一键关联、多系统协作,更精准、更精细、更高效、更安全。”
沪渝蓉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“八纵八横”中沿江通道的骨干线路,承担沿江通道主要路网客流、沿海及京沪通道部分直通上海客流的运输。该项目建成后,在上海大都市圈、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间建起一条快速新通道,对于打造“轨道上的长三角”、优化沿长江地区铁路网布局、服务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、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。(完) 【编辑:刘欢】 新闻结尾
李小萌个人资料大公开:她如何在娱乐圈崭露头角?的相关文章
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四川内江 共话异种移植发展现状与未来的相关文章
2024年“村BA”球王争霸赛总决赛上演 山东汇东集团队夺冠
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(话说新农村)
四川成都:粉色沙滩吸引市民感受浪漫
北京海归科协成立绿色可持续发展专委会 聚焦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与企业新机遇
哈马斯证实:一名指挥官在以色列军队的袭击中死亡
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