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754
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李静
2024.11.4总第1162期《中国新闻周刊》杂志
记得年初才做过电影市场红火状态的封面,叫《电影过年》,还不到一年,电影院就冷淡下来了。和几位电影界业内人士聊天的时候,他们也感觉意外,虽然知道2023年电影市场火爆和人们观影意愿的爆发以及市场存货的倾泻有关,但谁都没想到市场变化如此之快。
原因当然很复杂,有电影内容生产的问题,也有观众兴趣转移的原因,更有新兴娱乐形式的兴起分散了注意力。但在所有影响电影市场的因素中最让大家担心的,是一部影片的命运和票房如何,越来越不取决于电影本身,而在于观众情绪。如果说这样的变化在去年还更多是对电影的一种加持,催生了不止一匹票房黑马,今年这把双刃剑则显示出了不可控的另一面:情绪价值带来话题度,话题度却可能引发恶评。
“没有话题和情绪的电影好像没法做了,因为市场上没有。现在只剩下在某一个时间节点内能够满足观众情绪的电影。可是这多难啊,风险得有多大,因为你也不知道观众情绪哪天变成啥样了。”导演郁刚说。
网络上,人们越来越难以达成共识,哪怕只是局部的。这种情况存在于观众和观众之间,也在观众和艺术创作者之间。于是,观点不同的两个网友能互㨃几百条;徐峥因为“有钱人演穷人”,其电影《逆行人生》还未上映就遭遇了一大片恶评。就连最近一些综艺也显现出这样的特征。
北大教授陈宇也是一位编剧和导演,在他看来,如今的网络有个特点,叫“互相达不到”,参与讨论的人彼此的容忍度越来越低。落在电影上,就使创作者陷入一种困境:一切复杂的事物、丰富的情感和百态人生,人们都不再关心。电影本该是一个望向世界的窗口,是我们破镜而出的可能,可以体验从未体验过的经历,看见没有见过的风景。可如今,这一切很多观众都拒绝了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电影本来就是一场梦,让你暂时摆脱无聊枯燥的日常生活,去奇幻冒险,去拯救世界,去拥有一段不曾拥有的时光。是我们已经紧绷得太久,忘了怎么做梦了吗?或许,是时候松弛下来,花两三个小时进入一个精心打造的梦境里了。
《中国新闻周刊》2024年第40期
声明:刊用《中国新闻周刊》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【编辑:王琴】 新闻结尾
182视频 九幺:揭秘最火爆的短视频创作技巧,轻松吸引百万粉丝!的相关文章
展现三衢魅力 2024年“衢州烂柯杯”全国职工围棋大赛开幕的相关文章
权威访谈|推动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——访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申长雨
福建举行巾帼巧匠创业创新大赛 传递“福”文化
学习进行时|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——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民族团结的故事
浙江缙云:小学生稻田劳作感受丰收喜悦
国际深一度:操纵手段危害多国,美国才是真正的贸易补贴“大户”
275公里 集大原高铁跑出内蒙古山西铁路“新时速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