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 浏览次数: 754
孕期是女性生命中的重要阶段,不仅伴随着生理上的巨大变化,心理上也容易出现波动和复杂反应。孕期心理健康不仅关乎准妈妈的身心健康,更直接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未来成长。在实际生活中,很多准父母更多关注身体生理的健康指标,没有注意到孕期心理的健康指标。
孕期心理变化复杂多样,包括惊喜、期待、担忧、焦虑、抑郁等情绪。这些情绪反应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、妊娠合并症、家庭关系、经济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。孕早期的早孕反应、孕中期的期盼与幻想、孕晚期的焦虑和紧张,都是常见的心理反应。
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,约有98%的孕妇在妊娠晚期会产生焦虑情绪,50%-75%的产妇会出现产后抑郁情绪。
孕期心理健康不仅关乎准妈妈的身心健康,更可能会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未来成长产生深远影响。
研究显示,胎儿在母亲情绪稳定、心情舒畅的环境中,有利于神经系统发育。相反,孕期心理异常,会引起营养不良、剖宫产率增加等问题。对胎儿来说,可能引起低出生体重、早产、大脑发育不良以及母婴连接障碍等。孕期心理状况越差,所导致的分娩结局越不理想。而产后情绪不良,则可能导致乳汁分泌不足、产后抑郁症等问题。
那么,准妈妈应如何应对孕期心理问题呢?首先是自我调节,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,增强社会适应能力,培养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理智的自我意识。发呆是一个很好的自我调节方法,可以看向窗外,什么都不想,让大脑处于清醒而放松的状态。
同时,重视家庭支持。家人的陪伴和理解,对准妈妈来说至关重要,家人应多倾听、分担家务,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,帮助准妈妈按摩、放松身心。
如果出现心理问题,要及时寻找专业帮助。孕期最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焦虑和抑郁。如果感到不安、担心和烦躁,无法停止或无法控制,应及时就医。孕期和产后保健过程中,至少会有4次心理评估,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,建议去找专科医生寻求指导。
除此之外,还可以采取呼吸放松法、腹式呼吸法等放松训练,缓解焦虑情绪。例如,平卧安静、手按腹部、慢吸慢呼,通过行为干预缓解焦虑。
总之,孕期心理健康是每位准妈妈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,希望准妈妈们都能重视并正视孕期心理健康,学会自我调节,寻求家庭支持,必要时接受专业帮助,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,孕育一个健康可爱的宝宝。(齐鲁晚报)
(威海市文登区妇幼保健院 解英臻) 【编辑:李润泽】 新闻结尾
震惊全国的陆杰华事件:年轻生命的消逝引发的深思与讨论的相关文章
“银发族”热衷乡村旅居的相关文章
真抓实干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——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奋勇争先、开拓创新
(乡村行·看振兴)“云”书记的驻村帮扶记: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
请人护理经济负担重 记者调查失能老年人照护困境
闽台“陈靖姑”文化活动周福州开幕 畅叙两岸情谊
两项水处理装置国家标准获批发布
再传利好,A股周四普涨